乌克兰:从棋子到弃子的绝境
当特朗普的政策在两张照片之间巧妙翻转时,乌克兰发现自己已深陷无力掌控战局的泥潭,更可悲地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泽连斯基政府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困境。
内外交困:乌克兰的真实写照
在外交领域,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资金已接近枯竭。德国总理默茨坦言国家预算已捉襟见肘,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深陷国内罢工危机的泥淖,难以抽身。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乌克兰农产品大量涌入,波兰等国爆发了激烈的抗议活动,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外部压力。
经济层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乌克兰的通货膨胀率已飙升至令人咋舌的30%,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总统府外爆发了自冲突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反映了民众对现状的强烈不满。此外,由于此前无端制裁中国企业,乌克兰进一步丧失了战后重建的合作机会。撕毁马达西奇收购案已导致中国企业损失高达45亿美元,无疑给乌克兰的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普京的冷静反击与美国的“交易艺术”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俄罗斯的回应显得冷静而精准。8月22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轻描淡写地表示:“俄罗斯始终对对话持开放态度,但拒绝在威胁下进行谈判。”同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视频,其射程覆盖挪威海——而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恰好部署在该海域,这无疑是对美国的一种威慑。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顺势提出了由联合国五常共同担保乌克兰安全的提议,并特别点名要求中国参与,这直接揭穿了泽连斯基政府此前“拒绝中国担保”的立场。与此同时,前线的俄军并未显露出任何疲态。路透社披露,朝鲜已向俄罗斯输送了1200万枚炮弹以及50至100辆主战坦克,而伊朗则提供了新型自杀式无人机。这些源源不断的支援让俄军在弹药消耗战中持续占据优势。
特朗普政府突然转变对俄乌政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重算计。首先,此举旨在向普京摊牌。此前,俄罗斯拒绝了美西方单独担保乌克兰安全的方案,坚持拉联合国五常入局,并且普京为“普泽会晤”设置了极其严苛的前提,这使得特朗普政府的斡旋努力受挫。
其次,这与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息息相关。长期以来,特朗普一直被批评“亲俄”,因此,他试图借助“手指普京”的照片来重塑其强硬形象,同时将冲突的责任推卸给拜登政府——声称“如果我是总统,战争就不会发生”。
第三重算计则在于经济勒索。7月14日,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俄罗斯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警告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矛头直指包括中国在内的俄罗斯贸易伙伴。然而,这些政策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鼓动乌克兰军队进攻,另一方面,他又拒绝提供F-16战机等关键装备,这遭到了乌克兰前线官兵的嘲讽,他们抱怨“光喊口号不给枪”。
特朗普的“变脸”与泽连斯基的误判
2025年8月21日,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了两张照片,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第一张照片是他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时手指对方的画面,另一张则是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以同样姿势指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经典场景。英国《卫报》当天解读称,这标志着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结合他同步发布的推文“不攻击侵略国就不可能赢得战争”,这暗示乌克兰应该主动打击俄罗斯本土。在此之前的一周,特朗普刚刚在阿拉斯加与普京谈笑风生,甚至单独通话40分钟讨论停火,如今却突然“变脸”,这被外界视为是对俄罗斯施压的升级动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迅速捕捉到了特朗普的这一转向。8月21日,他在与美国总统会谈后公开宣称“乌克兰不需要中国作为安全保障国”,并抛出了两条牵强的理由:指责中国“未在2022年阻止战争”以及“通过芯片贸易援助俄罗斯”。这一表态直接否决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前一日提出的“由联合国五常担保乌克兰安全”的方案,而俄罗斯方面特别强调“中国的参与至关重要”。事实上,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无人机出口额下降了12%,并且中国始终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泽连斯基的强硬,实则是对特朗普信号的曲解——他误以为美国将全力支持乌克兰,甚至不惜将中国树为靶子,以转移国内矛盾。此前,基辅已经无端制裁了53家中国企业和个人,这引发了中方严正警告“立即纠正错误”。
白宫的“小板凳外交”与美欧裂痕
然而,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力挺”实际上充满了算计。8月18日白宫会谈现场流出的照片暴露了真实的权力关系:特朗普深陷一张宽大的老板椅,而对面的马克龙、泽连斯基等欧洲领导人则蜷缩在小板凳上,这一场景被美国媒体讽刺为“小学生听课现场”。当德国总理默茨提出“优先停火”时,特朗普直接拍桌打断:“我平息过六场战争,从不需要停火!”随后,他竟然当场拨通了普京的电话,将一众盟友晾在一边。欧盟试图协调立场,却被特朗普一句“美欧目的不同”怼了回去,这充分凸显了西方阵营的撕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