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清晨,和着声声鸟鸣,迎着徐徐微风,瑞溪镇的茶园热闹起来。
茶农郑世芳背着竹篓,穿梭在茶树间,巧手翻飞,将片片翠叶采入篓中。
正安白茶的采摘期极为短暂,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茶农将采摘白茶的过程视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郑世芳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茶能手,目前种植了40余亩白茶。虽然她总是吐槽采茶季的辛苦劳累,可当别人劝她干点别的事的时候,她说:“不行,谁不让我种茶我就跟谁急。”
郑世芳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人工、农资等成本,一年有纯收入20余万元,还可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郑世辉夫妇都是基地务工人员,仅每年3至4月的采茶季,他们就能收入上万元。
在瑞溪镇,白茶带动当地群众2565户11323人增收致富,茶产业成了他们的“绿色银行”。
“绿色生态是我们的优势,也是茶叶品质的保证,任何违禁农药、化肥的使用都会重创这个产业。”瑞溪镇瑞缘茶业基地负责人董建光说,从2007年种白茶开始,他就主打“生态牌”。
正安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王陈芹告诉记者,截至4月上旬,正安县通过物流发货销售127.834吨,产值2亿元,均价500元/斤。茶叶采摘季为农户提供日均150元收入,季节性用工超10万人次。
正安茶农吃上生态饭,是上下齐心不懈努力的结果。

2007年,该县发展茶产业之初,便选择了走以“白茶”为引领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正安县孕育出了“叶白、汤清、味佳、气香、形美”的珍稀白茶。
2012年起,该县大抓基地建设,倾力发展茶产业,截至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增至25万亩。其中,白茶面积18万亩,覆盖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辐射带动茶农5.5万户20余万人,人均因茶增收3000元以上,茶产业总产值达10.4亿元以上。
如何进一步提高“正安白茶”品牌知名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正安县列出了多个“解题方程式”。
“串珠成链”,引导正安白茶产业“产加销”链条式发展,是正安茶产业列出的第一道“解题方程式”。
截至目前,正安县建设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清洁化生产线增至132条,全县茶叶年加工能力12000吨。
2022年3月底投入运营的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是正安县列出的第二道“解题方程式”。当地政府通过实行免租2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吸引了36家茶企入驻。
正安县还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交易市场内的企业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
“今年春茶上市后,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已经预订出去干茶4000余斤,其中普通毛茶批发价每斤1000元左右,最好的精品白茶零售价每斤超过8000元。”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先入驻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的企业,说起今年的“成绩单”,总经理冯泽敏满脸自豪。

在此之前,为带领正安白茶开拓市场,正安县还抢抓国家“区域公共品牌”的扶持机遇,先后制订了《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
以标准促产业,凭借不可复制的独特品质,“正安白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正安白茶”品牌价值由2012年的1.0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1.13亿元。至2020年起,正安县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和“中国茶业重点县域”。